首页> 科技 > > 正文

【历史文化】宜宾叙州越溪河流域的客家移民‖陈伟平 周基华

2023-07-11 08:24:13 来源:方志四川

宜宾叙州越溪河流域的客家移民


(相关资料图)

陈伟平 周基华

越溪河是岷江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威远县越溪镇,流经威远、仁寿、荣县、宜宾后注入岷江。

宜宾境内的越溪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叙州区(原宜宾县),明代时属于宜宾县宣化乡,清代时划为宣中乡、宣下乡管辖。

早在明代,越溪河河运的兴盛,带动了沿线场镇的繁荣,聚居于流域内的人口达万户以上。明代重臣樊一蘅家族聚居的合什场,盛时场内外人口“亦将千户,无遗穗无弃薪,无不耕之士,牛羊成群,鸡犬相接,五里十里,日中为市,学堂斋舍,诗书钟鼓之音不绝”(樊曙《越溪记》)。

到了清代,随着外来移民尤其是客家移民的迁入,以合什为中心的宣中乡与宣下乡一带,粤风闽俗颇盛,形成了与明代迥异的社会风貌。那么,这种社会风貌的转变由何而起,又如何转变,便成为本文力图探究的重心所在。

越溪河流域的乡村风貌(陈伟平 摄) 

一、越溪河流域客家移民的由来

明末清初,合什一带人口剧减,导致移民迁入。崇祯十七年,全蜀大乱,因樊一蘅受命南明川陕总督,与张献忠为敌,故当年十一月大西军攻入樊氏祖居货市,“所至屠杀,横尸如山,间有留者,斩手足、割耳鼻,人无完肤,焚烧遍野,系累空村”(樊曙《紫霞散人年谱》)。大乱之后,越溪河一带“顿成丘墟,二百二十里,寥寥数十家,田芜于莾,路阻于藤,鸷鸟猛兽横行,奇花古树冷落于蔓草荒荆”(樊曙《越溪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康熙中叶。越溪河流域以深丘为主,历经战乱,人口剧减,当地自然环境退化严重,加之又是宜、荣两县交界地带,位置偏僻,囿于开发的难度与成本,落业于此的移民数量较少且不成规模。

康熙中叶到雍正初年,四川社会经济日趋稳定,人口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宣中乡一带的开发。康熙末年,四川人口已基本恢复到明代水平,平原、丘陵地带得到大规模开发。在宜宾县北部的浅丘地区,大量来自湖南的移民在此开垦,逐渐形成了以永兴场、邱家场、王家场为核心的湖南移民聚居区。在越溪河下游的宣下乡隆兴、观音、徐家场一带的深丘地区,也有不少湖南移民在此耕耘。雍正六年(1728)的丈田开科,抑制了之前土地开发的混乱局面,大规模的抢占逐渐停止,地权结构日趋稳定。在客家移民聚集的荣、隆二昌一带,土地资源的紧张,使新移民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开发滞后的川西北和川西南地区。旧日偏僻的宣中乡林区,此时进入了新移民的视野,开发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不少客家移民由宣下乡,逐步沿越溪河往合什场推进,最远进入了荣县南部。如广东兴宁移民刘君璋于雍正六年(1728)迁入隆昌县沙溪沟佃种族人田业,同年便迁入宜宾县宣中乡柳嘉场陈家冲,后来经营得当,积累钱财,相继于合什场、荣县杨家场购置田业,发展成地方望族。同县移民谢君锡也于雍正初年迁入四川璧山县,不久举家迁入宣中乡沙沟场开基落业。合什余家山陈氏也是先定居于川东一带,之后逐步迁移至合什场。到乾隆末年,在以合什场为中心,覆盖宣中乡古罗场、柳嘉场、沙沟场与宣下乡观音场、万里场的部分区域内,客家移民的数量已超越土著与湖南移民,形成了与宜宾县东北湖南移民聚居区相互区别的客家聚居区。

自贡盐业的恢复与川滇贸易的兴盛,又为合什一带客家移民的进入提供了吸引力。雍正初年,富荣两厂的盐业逐步复兴,尤其是雍正七年(1729),全省食盐施行按口配额的“计岸”制度,荣县成为宜宾县食盐的重要供应地。贡井之盐经叙井大道由北而来,推动了沿路商贸的发展。邻近盐道的合什场、柳嘉场、古罗场、观音场一带,因丰富的山林资源,也被纳入到由盐业带动的商业网络中,逐渐形成以观音镇为中心的越溪河流域市场圈。

同时,在乾隆初年滇铜京运的影响下,金江与横江河段的疏浚,刺激了川滇贸易的发展。叙井大道与越溪河,作为滇货向宜宾县、荣县乡村渗透的水陆孔道,也推动了宣中乡观音场、合什场等地商贸的繁荣。商业的繁荣为熟稔农商之道的客家移民提供了发展机遇,不少客家移民聚集于此,周旋于乡场之间。如广东兴宁移民吴仁深,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广东入川,于宜宾县越溪河畔的观音场贸易营生,道光九年(1829)在沙沟场置田落业,后又迁合什场开设店铺。福建武平移民蓝中佳初年与其兄在浙江贸易,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迁入合什场,因“勤于农事,兼善贸易,不数年,衣食饶裕”(《蓝氏族谱•佳中公传》),后来购置产业,远及观音场一带。

武平移民蓝中佳墓碑(陈伟平 摄)

对山地经营的擅长与亲族式的开发模式,为客家移民在越溪河流域的相对集中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越溪河一带土地贫瘠,但山林资源丰富,相较于湖广移民而言,客家移民对山地资源的开发富有经验。客家移民在山区蓄水开圳,利用水利并注意施肥,提升谷物产量。同时,客家移民在越溪河两岸广植烟草与蔗糖,开设烟房与糖房。尤其是随着自流井盐业的发展,对竹篾、篾索的需求量大增,宣中乡一带客家移民也参与到竹木加工业中。为克服山地开发过程中的工本问题,来到宣中乡的客家移民大都呼朋引伴,往往以亲属或宗族名义在当地进行合伙式开发。如广东兴宁的吴氏家族,乾隆中叶先后有五支迁入合什,相互之间互通声气,协力发展。兴宁的谢君锡也约同自己的叔父谢汝扬一家从璧山前来沙沟合伙开垦。同县的罗怀泰还专门为自己在荣昌的叔父罗亦栋购买产业,希望叔父一同来此地开拓。刘君璋则约集自己的先期入川的弟弟刘君佐率全家前来宜宾县一同发展。可以说,外来移民对山地经济的开发,改变了合什一带的社会结构,促使了这一带社会风貌的转型。

二、越溪河流域客家移民的社会风貌

随着客家移民的定居,越溪河流域的社会风貌逐渐呈现出岭南的特征。

语言和习俗方面。民国中叶以前,从观音场过万里场,再沿沙沟、古罗到合什,一路都可找到会使用客家方言的乡民。在万里场一带,“居民半系粤东籍……言语习俗,尚存粤风”(民国杨予英《宜宾调查实习日记》)。在合什场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的金坛葬习俗。由于客家移民相对集中,客家人居住地区普遍修建同乡会馆。重大节日,会馆会举行各种聚会,以增进感情。特别是观音场,场上建有两座南华宫,每年宫内举办的六祖会,以规模盛大而著名,享誉周边。

建筑方面。乡村中的客家人盛行聚族而居,修建了不少大型宅院。这些宅院多延续原乡九厅十八井的布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如沙沟乡的朱沱陈氏大宅,全宅由十几个天井组成,外围修有石砌围墙。屋后还用条石砌成花胎,在其上安葬入川始祖。同样,在万里场龚家坝,罗氏家族也修建了一座广东风格的宅院,其后也修有花胎,以作为祖先安葬之地。在观音场龙沱,福建蓝氏家族修建的大宅在当地闻名遐迩。整座宅院为上、下两厅式,厅堂为敞厅,宏大肃穆。两侧为院落式厢房,层层叠叠,在厢房尽头还建有客家风格的层楼。

龙沱蓝氏大宅上厅(陈伟平 摄)

在沙沟场,广东郑氏家族修建的祠堂,规模宏大,装饰华美。建筑配有戏楼、厢房,在沙沟场是与万寿宫齐名的殿堂式建筑。

万里场南华宫(陈伟平 摄)

在万里场,保存至今的南华宫是叙州区北部唯一留下来的会馆建筑。该宫为四合院式,戏楼与山门为一体,戏楼上原有精美的雕花。大殿与戏楼之间有两层厢房连接,并设有围栏。大殿虽已不存,但从遗存的石栏杆与炮台看,其规模不小,建筑装饰也相当精美。万里南华宫位于万里场中心,大殿和山门屋顶高于场镇的民居之上,远望则显得宏伟肃穆,充分反映了客家移民在万里场一带的社会地位。

三、余绪

清代以来,越溪河流域的客家移民史,是整个川南移民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广填四川”历史的阶段性体现。虽然越溪河流域的客家移民随着移民社会的消解,与湖广移民融合到了一起,但是我们依然能从众多的移民历史遗存中,感知越溪河流域社会的沧桑巨变。从唐宋到明清,从拥斯茫水到越溪,从僚域到汉境,从麻城移民到客家移民,更多的变迁之谜还等待着有识之士的深入探索和解答。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陈伟平(宜宾市翠屏区人,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历史教师;周基华,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退休职工)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