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更多>5月7日至13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于5月11日在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联合举行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2”。
演习模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7.5级地震,嘉峪关、金昌、酒泉、武威等地震感强烈。震区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电力、供水、燃气、通信中断,山区出现滑坡、崩塌,西气东输管线甘州段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兰新线中欧班列倾覆,西电东送工程受损,大量游客被困景区,部分村庄形成“孤岛”。
震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应急管理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在演习现场,“小飞人”升降装置升空巡线、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全自动焊接、垂直钻机“钻辟”生命维持孔和救生通道等等,诸多新装备新技术纷纷亮相。
多种型号的无人机当空翱翔,在通信保障、灾情侦察等方面大显身手。比如,甘肃省公路交通救援队在演戏时利用无人机、手持GPS等信息化设备迅速评估研判公路损毁灾情,确定桥梁和公路损坏类型、损坏程度、受影响情况,制定处置方案。
演习中,各种机器人的表现也很抢眼。小型侦检机器人、重型防爆侦检机器人以及全地形内助攻侦察机器人等代替人员进入核心危险区进行气体监测、人员搜救、排爆作业。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采用锂电池电源作为动力源,可使用无线遥控的方式远距离操控进行灭火。
同时,为解决高原高寒大震巨灾应急通信难题,应急管理部综合运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融合通信、物联感知、仿真推演、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构建了以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为核心、应急战术互联网为骨干、应急物联感知网为神经的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体系,打造了“单兵数字化、战场网络化、指挥可视化、救援智慧化”的新型应急救援模式,实现了演习科学调度、精准指挥、高效救援。
演习还首次运用通信网络仿真推演系统,对灾害现场通信网络环境进行模拟仿真,精准快速生成通信装备部署辅助方案,避免了传统依靠经验架设装备造成的反复作业。
根据仿真结果,应急管理部调派两架翼龙无人机飞赴演习区域上空中继点位,快速构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在主演习场和分演习场搭建了应急战术互联网骨干节点,建成了演习专用应急通信高速公路,救援队伍应急战术子网可动态接入骨干网高速公路,形成随遇接入、韧性抗毁、全域互联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战术互联网,实现了跨区域、跨队伍、跨军地协同通信。(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最新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