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 > 正文

“一堆一器”一甲子,炼就大国之“核”

2019-04-25 13:52:53 来源:科技日报

83岁的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正研级高工张兴治至今清晰记得,58年前,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被一辆大卡车拉到了北京房山坨里地区一个名叫新镇的地方。

上世纪50年代,为给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安家,根据勘察结果,周边鲜有人烟的新镇被选定为新的研究基地。

历时近60年,当年从头开始学的张兴治如今已是加速器领域的专家,因核而兴的新镇已成长为我国唯一的基础性、综合性核科研基地。

从“一堆一器”到“多堆多器”

走进原子能院工作区,一块巨大的蓝色磁铁引人注目,这是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主磁铁。隔着一片葱翠树林,与之遥遥相望的是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

开展核科学研究,反应堆、加速器必不可少。

1958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一堆一器”建成投运,开启了中国原子能时代。

尽管如此,我国科研人员并没有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而是敢想、敢改、敢做,最终走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之后,国内专家承担继续运行和维修回旋加速器、反应堆的工作。

原子能院正研级高工张文惠总结道,自己真正“吃透”重水反应堆用了20年。“对它,我比对自己的身体还熟悉。”

“如今与我入院时相比,科研、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米+步枪’到四大科技平台建立,从变化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原子能院原院长赵志祥感慨道。

从技术引进到出口“中国方案”

1972年,几经论证,原子能院正式推进重水反应堆改建工作。

更换反应堆内壳是改建中的最大难点,也是改建成败的关键。内壳活性区是反应堆心脏,由于其放射性强,吊取操作必须一次成功;重水冷却回路的工艺房间的辐射场很强,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几经努力,1980年,反应堆完成改建。

反应堆的成功改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外有关专家曾评价,反应堆改建是中国的骄傲。1985年,重水反应堆改建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外,重水反应堆还为我国第一个大型核设施出口工程——871工程(即援助阿尔及利亚建造15MW多用途重水研究堆——比林和平堆),成功提供了全套技术和经验。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原子能院提供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作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原子能院圆满完成加纳微堆低浓化项目,“加纳模式”被国家领导人“点赞”。

从“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到核技术和平利用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的展示墙,记载了原子能院的荣光: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中,7人曾在此建立功勋;67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任务减少、科研经费和事业费严重不足,面对严峻形势,原子能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陆续做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工作:引进HI-13串列加速器;自主建成我国第一座微堆;建成30MeV强流回旋加速器,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

这些设施构成了原子能院第二批科研平台,为我国核科学研究、核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条件。

为宠物食品出口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产品辐照灭菌处理加速器,为重大活动提供放射性物质检查系统等反恐设备,为诊断治疗癌症提供新选择……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说,从“两弹一艇”技术攻关到核技术和平利用,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坚持自主创新。(陈瑜)

标签: 大国之“核”